1909年改为攸县官立明达初等小学。1914年又改为攸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1923年迁至北街谭召基私宅,改为私立学校,名叫平平小学。1928年与高等小学合并,称县立高级小学,校址仍设新天符庙。1933年恢复第二高级小学,1940年改名梅城镇中心国民学校。1944年日侵略军陷境,学校停办。1945年秋复课,改称攸县中兴镇中心国民学校。1951年上期,县内分区设中心小学,该校成1951年上期,县内分区设中心小学,该校成
为城关镇中心小学。1954年改为攸县城关完全小学,初小部设原校址(新天符庙),高小部设石虎岭。1969年8月,高小部改为城关中学;初小部由东、北街两个居委会管理,改称东北街小学。1980年由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小学,2000年7月被编入《湖南名校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同志和中国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余来同志幼年曾求学于此。
学校位于县城中心。占地面积722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1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1400多人,教职工58人。学生入学率、普及率、升学率、合格率、巩固率和体育达标率均为100%。教师中获本科学历的5人,获大专学历的28人,学历合格率为100%,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人,42人获小学高级教师技术职称,2人被评为全国班主任或省特级教师,1人被评为全国教育工作者,20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教师或先进工作者。学校有一栋标准化教学楼和一栋科技综合楼,设有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闭路电视总控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有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局域网和家教通系统,还配有一类的音、体、美、自然等教学设施,1998年被省教委授予“湖南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
学校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针,以“诚信、乐学、发展、创新”为校训,倡导“团结务实、严谨治学、勤奋活泼、开拓进取”的校风,树立“爱生、敬业、博学、创新”的教风,“勤奋、好学、多思、善问”的学风,教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宗旨,努力构建“走愉快发展路子,追求高层次目标”的教育模式,以开放型的德育工作、发展型的课堂教学,自主型的课外活动为核心,开拓了“以德为本、科研先导”的教育科研新路。在全国教育科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中,有四大课题研究分别获省、市一、二等奖,并被推广应用。2002年9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农村中小学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市、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先后创办了“少年军校”、“小记者站”、“东北街彩色校报”、“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监督岗”、“课外兴趣小组”、“校园文化墙”、“红领巾基金会”以及“农村实践活动”和“学雷锋活动”。在2012年,学校正式举行了“图书漂流”借书活动。2013年,“阳光姐姐”伍美珍著名文学女作家来学校讲座,与忠实的小读者进行亲密互动、签名合影。另外学校曾多次被攸县电视台“成长ABC”栏目采访和关注。2014年成功举办校园运动会。学校师生共获奖励214项,省级奖励171项,市级奖励396项,县级奖励2030项,学生有3项科技小发明获国家专利。1998年挂牌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学校还评为市“治安模范小区”、“省歌咏比赛一等奖”、“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株洲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市级科技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株洲市平安校园”、“株洲市示范家长学校”、“株洲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13年“攸县学校大课间活动一等奖”。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